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大唐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 唐 · 萧邺
 出处: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
公讳元裕
字景圭
六代祖申国公讳士廉
皇朝□□中尚书右仆射
仁俭之□□文(阙二十三字)陶唐氏□□□□□以隐德起为周文王师者。
号为太公望
始受封于吕。
子孙世仕于齐。
□世孙公子□□孙□与管敬仲俱为齐上卿
合□侯有功(阙十一字)廿七世孙洪后□□为渤海太守
因家焉。
高氏故著□□□平□□□□后魏□□录尚书事生岳。
北齐侍中
封清河王
敬德
开府仪同三司
改封□安王申公□□□之令(阙十二字)皇朝□州长□□□之行□□曾祖讳□□州馀杭
尚书户部员外郎
大父讳甝。
秘书省著作郎
赠右□□大夫
皇考讳□太原少尹御史中丞(阙十二字)
之少子也。
幼而颖悟。
及长魁岸秀发。
弱冠博学工文。
进士上第。
调补秘书省正字
山南西道荆南二镇为掌书记
转试协律郎大理评事
监察御史
入拜真御史
转右□□□□侍御史□□□□□豪举□拜司勋员外郎
吏部员外郎
公之佐山南西道也。
节度使崔公从清明藻鉴。
推重簪组。
洎公抗揖上席。
雅望益洽。
及登御史府
好为荦荦事。
自荆涉(阙十一字)急宣居常摧秣在枥厩吏多□□□□条制争□□客□呵□导者必恐遽恇迫。
授以驿马不敢问。
积习为弊。
刺史不能治。
道士赵归真者。
长庆初用黄老秘言得恩倖。
□□旁□□言□怪在驿□□□□自给时公方徵入。
遇归真于途。
连叱之。
谓曰。
汝妄人耳。
天子置驿马。
俾尔鼠辈疾驱耶。
且黄冠驿驰。
用何条制。
顾左右牵□之。
归真沮挠不敢仰视。
□□□□以□□□□□归真□□□□闻者惮焉。
公之为柱国也。
宝历初
天子年少。
新即位。
事多决于内。
或坐朝颇旷旬朔。
大臣罕得□谒。
公上疏指斥。
极言□□中外之□以镇□□□□□公□□□之侃然公之为吏部郎也。
精□简峻。
胥徒□戢。
若践刀戟。
未竟南曹事。
会与铨长以公事争短长。
刚愤不能下。
请急□□□□□□道除左司□□迁□□□□中书舍人
公之为谏议也。
属朝廷多故。
李训郑注贻祸□乱。
欲先立威定事。
公察其必变。
锐以劲□□其头角。
章疏□上。
文宗知而不能用。
及为中书舍人
逆注益用事。
注初以药道进。
至是□然以才望自居。
会注迁秩(阙七字)扬其□□□状注方倚恩自大。
恚不能堪。
出公为□州刺史
注败。
复入为谏大夫
兼充侍讲学士
寻兼太子宾客
文宗重儒术。
尊奉讲席。
公发挥教化之本。
依经传纳。
上倾心焉(阙八字)
筵□□为□□□□护之授□公□□通经文雅任职。
而操剸□济素重朝廷上复欲□之未几。
擢拜御史中丞
兼金章紫绶之锡。
公正色立朝。
百吏震肃。
□暑(阙七字)下□□僚吏率多□□□奖体□不笃济办□倪甚威邪朋自远。
班行相顾。
耸动屏息。
议者以为风宪振职。
自元和以来。
惟公为称首。
尚书右丞
京兆尹
未几。
左散骑常侍
兵部侍郎
尚书左丞
知吏部尚书铨事
会恭僖皇太后陵寝有日。
礼仪使
公为左右辖也。
郎吏籍公岸谷之峻。
皆𰦧□□□□事迎理。
及铨综衡镜之务。
抉奸与善。
如见肝膈。
猾吏□勿又□□窜□记□为防□□迷视听公指摘□病是非立辨。
标为成宪。
迄今赖焉。
不杖一人。
九流式□寻改宣歙池□□□□使兼□□□□入拜吏部尚书
□□□□□懿(阙十七字)为□□使(阙一字)事迁检校吏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。
公友睦清约。
车服饮食比寒士。
而□□吏□奉公□□汲汲如嗜欲。
居一室。
凝尘积机。
澹如也。
宛陵□二郡理于汉南□八郡化率用□兴利除害。
刊为故实。
汉南奏免□内积年逋租七千八百馀万贯。
节用而已。
公私□□百姓□□之初公自侍讲御史中丞
文宗久□□□□□□内举母兄少逸
上喜纳而遂其志。
少逸果能□二帝三王之业。
发明□□上益敬重□□□者咸谓公以诚事君者也。
爱□□不忘举其亲。
举其亲不忘存其义。
眉寿景福。
□□□归公为□州之五岁。
慨然有悬车之念。
累章陈恳。
故复有□□□□之□即日渡江。
将休于□□行□志□大大中四年夏六月廿日
次于邓。
无疾暴薨于南阳县之官舍。
享年七十六。
上闻。
抚机震悼。
废朝□日(阙七字)
十一月十日
归葬于□南府□□县□□之南原。
以李夫人合窆。
从祔于□府君之兆次□□公前娶陇西李□吉州刺史宣之女也。
再娶京兆韦氏。
郑国公孝宽七代孙(阙十字)先考司徒府君□□衽席□□□国太夫人□氏阴教修备。
及公贵□□□□□服□□□□哀荣之礼渥缛矣。
□子□一人曰璩。
李出也。
进士擢第。
秘书省校书□文行(阙字)记曰。
有大德者。
必得其禄其位其名其寿。
□公始终可谓全□□铭曰。
烈山之□□□太古(阙十三字)功锡姓申公嗣兴□□佐命□□□赫□□秀令降□公生□□□□□为□师□为廿资□□□□□□二□行茂□□□高终贾霜□回(阙九字)政严官□□大竞嚣□我敦德义时(阙十一字)大羹□味(阙九字)(阙七字)我坚豸□大方□□以□□□禁林密侍讲席陪升因经纳诲承问□能辅道(阙七字)(阙二十五字)多□□□□□。
唐士宪 北宋 · 吕陶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六○四、《净德集》卷一○
前年冬,执事以宁亲来晋,获承下风,虽不数相见,第论议每依于道德。
既而执事御史府,挺然在廷,动多献纳,会执法非其人,中外失于瞻倚,乃谓「朝家纲维,系属至重,防微杜渐,非正臣端士不可居」。
封上未报,俄以亲嫌补外。
此其出处进退之际,凛凛有大节,可谓能世其家矣。
天下识者于是闻风增气,而勤乎高山之仰也。
陶今年秋罢官还台,见仲氏君益,始知执事向者不鄙不肖,援以自代。
窃惭材分之疏拙,固不足服承厚爱。
然而义理之所激,志向之所同,安能无说以拜赐邪?
夫《诗》之「君子至诚,乐于贤共」,《易》之「拔茅连茹,以其汇征」,《虞书》之九官相让,儒行之爵位相先,自代之迹,皆原于此矣。
仁人志士,所以循从古训而推进其类者,不独好贤与尽朋友之分而已,盖以德业相期,而欲著之行事,与功名相始终也。
昔者姚崇宋璟自代,而应变守文,各尽其才,以成天下之务,则开元称治;
裴度崔从自代,而立朝正色,不避权倖,台阁之事付内者,抗请以归有司,则清议谓之得人。
陶虽愚闇少立,而能厚于处己,居常远览载籍,深虑世变,至于良史之大方,直士之危论,则意气感慨,笃好而力善之。
夫处己甚厚而报人以薄,非陶之心也,执事亮焉。
景陵风物清幽,道味必乐。
奉见何时,千万辅重。
送佟公子钟山赴其尊大人江南行省和靳允安韵 其一 明末清初 · 毛奇龄
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:西河集卷一百四十五
莫厌河亭暑退迟,秋风又挂布帆丝。
悬知阮绪宁亲日,正是崔从出镇时。
引见诸州高蹈不仕举人 盛唐 · 玄宗皇帝
 出处:全唐文卷三十二
君子之道。所以正心志全贞吉也。
逸人之学。所以励天下激浮躁也。
朕每崇先训。以道化人。
思致栖贞之士。用先咸在之列。
是以频降束帛。冀空岩薮。
虚怀式伫。明发不忘。
卿等来应辟命。远致城阙。
周文多士。既叶于旁求。
虞舜畴咨。亦在于佥议。
爰命台省。询于道业。
或善行无迹。名实难窥。
大器晚成。春秋尚富。
津涯未测。轮桷何施。
事且隔于行藏。道以分于出处。
其马曾常广心贺兰迪等三人。宜待后处分。
崔从王允韩宣胡祭赵元奖等五人。年鬓既高。
稍宜优异。宜各赐绿衣一副。
物二十段。馀并赐十段。
不夺隐沦之志。以成高尚之美。
并宜坐食讫好去。仍依前给公乘还郡。
户部陈子强守节 宋 · 王之道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六三、《相山集》卷二七
好生恶死,人情所同,故天下莫重于生,莫难于死。
士大夫委质立朝,当其迫险临危,诚审所谓事君之义有重于生,而不为好恶之所夺移,则其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,是谓死得其所,又何难哉?
分宁之所以能截然于溃叛中,排群议,抗彊敌,保孤城以建功立名。
而使一时拥貔貅、守金汤、望道引遁、闻檄请降者,羞愧骇汗而不能自已也。
公既被褒赏,自邑得郡,以至奉使为郎,而高节伟迹,书之太史,与河北二十四郡中颜平原相为长雄。
后二十八年,岁在壬寅,其子乂实尉无为,与予游,获观其功状,如见当时忠愤之气劘拂穹壤云。
挽盛康联 清 · 待考
对联 出处:南亭四话
疑年与勿庵香树颉颃,文献东南,遗型犹见承平旧;
令子负崔从李揆风望,山河箕尾,庭诰常留左右篇。
御史中丞常公墓志铭 南宋 · 汪应辰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七八○、《文定集》卷二○、光绪《苏州府志》卷六九、光绪《南岳志》卷一一、民国《吴县志》卷六二
御史中丞常公既葬,后十有三年,其孤裕使其弟裕以公之世次、官封、功行来中都,泣请于应辰曰:「孤裕等不天,惟先君子以直道事主上,尽言无隐,名节闻天下。
不幸先君子无禄即世,冢上之木拱矣,而隧碑未立,兹惟缺典,私心恧焉。
子其为我叙先君子光烈,以信于远,而先君子之死为不亡,而孤裕等不孝之罪,或得以少逭」。
应辰作而曰:「噫!
先正犹日月也,非恶笔所能绘画,追惟风采,起敬不忘。
其辟熙、丰之邪说也如辟申、商,尊元祐之正论也如尊周、孔。
吕本中行公之词有曰:『排斥异端,回狂澜于既倒;
维持正论,发潜德之幽光』。
张九成撰公之志有曰:『言路既开,台谏增重,异端既黜,六经大明』。
世以为名言。
应辰复何所容其喙」?
裕请不已,应辰闵其诚而且哀,曰:「敢不惟命」!
试掇其尤者识之。
谨按常氏自鼻祖先相黄帝,阙后曰季、曰惠、曰林、曰爽,班班见于史传不绝,至唐而衮相代宗
唐末其孙宥仕于蜀,世为邛之鹤山人
国朝尚书工部侍郎讳元者,于公为高祖
尚书屯田郎中讳溥者,于公为曾祖。
大中大夫讳某者,于公为祖。
监察御史、特赠右谏议大夫、累赠光禄大夫讳安民者,于公为父。
光禄在哲宗朝为御史,论章惇王凤乱汉、林甫乱唐,论蔡京奸足以惑众,辩足以饰非,巧足以移夺人主之视听,力足以颠倒天下之是非。
、京比而谗之,入元祐党籍,贫不能归,乃徙于陈。
公其仲子也,讳同字子正
生而丰下,颖悟不群。
七岁侍光禄公谪滁,滁多山水,名公卿诗赋记文题刻殆遍,公一过辄能默诵。
翰林学士曾公肇时为郡守,见而异之。
曾公尝与客论近世君子、小人,公前揖曰:「涑水君子之魁,金陵小人之首」。
曾公喜谓光禄曰:「它日挺挺有父风,未可量也」。
十二岁,光禄授以六经之学,再三覆讲,无一字误。
尤长于《周礼》六典,图其仪物,验诸制度不差。
一日光禄公诏之曰:「吾老矣,汝其务求师乎?
吾同年有元城刘先生同里宛丘张先生,当世伟人也。
汝欲学义理,当师元城
欲学文章,当师宛丘」。
于是公两师之,二先生高以评目。
政和八年,赐上舍及第。
靖康初,上以大元帅东南道都总管司,差充专管机宜文字
建炎二年,扈跸南渡,除知大宗正丞,涖职广右。
四年,召赴行在。
绍兴二年,知柳州,又再召。
三年,入见,首奏今日之患,宰相之权太重,将帅之任太专,凡六事,累千百言,悉请更革以彊国势。
殿中侍御史,才十阅月,弹击八十人,其间宰相执政四、侍从十六、郎官监官十三、监司帅守二十六、庶官十五、大将六,台纲大振,中外肃然。
四年,除起居郎中书舍人,兼史馆修撰
朝廷命令有不允公论者,辄言之。
坐是忤时宰意,以集英殿修撰衢州
五年请祠,以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
六年,除礼部侍郎
七年,除御史中丞
奏疏凡五十上,所论皆小人,然所荐赵鼎、王庶、李弥逊、梁汝嘉、刘岑、张致远、胡寅、张九成、魏矼、晁谦之、陈正同、孙道夫、徐度、朱松、张祁、黄锾、李寀、闾丘昕、施廷臣、张绚、张戒、许忻、吴彦章等,率又举之口而不笔之书。
何者?
退小人公则任怨于己,进君子公则归恩于君也。
八年,秦桧、向子諲请与金和,潘良贵请战。
公虑敌诈和,独请善备,且奏曰:「自金归,受其大帅所传密谕,阴为金地,愿陛下察其奸。
臣尝论其兄梓,今又论,臣与初无怨隙,独为国事尔」。
上命侍从同议,子諲坚执讲和之说,良贵大叱之,交争于上前。
上惊,欲抵良贵罪。
及公奏事,上意子諲户侍之除,公所荐,必助子諲也,因顾问。
公乃曰:「前日以其才可贰版曹而荐之,今日之事则不然。
子諲请和而附,曲在子諲;
良贵请战而忤,直在良贵」。
上不悦,因丐补外,以显谟阁直学士湖州,子諲、良贵俱罢。
当是时,赵鼎在庙堂,则奏曰:「常某、良贵诚得罪,不宜因子諲而出之」。
张致远给舍,则奏曰:「不应以一子諲失二佳士」。
张九成讲筵,则奏曰:「若以子諲之故逐右史,又逐中司,非所以爱子諲」。
在内如黄锾,则诒书于公曰:「《无将大车》之诗,大夫悔将小人也。
其一章曰『无将大车,祗自填兮』,其二章曰『维尘冥冥』,其三章曰『维尘雍兮』,以言君子之将小人,其初则自取洿浼以致病,稍盛则能蔽掩,使不得光明之道,其卒也壅塞而自重其累,才则荐之而佞则斥之,于中丞乎何悔」?
在外如葛立方,则又诒书于公曰:「昔朱云论张禹罪,成帝欲刑之,则辛庆忌死争;
王章直言,成帝欲戮之,则梅福申救。
刘毅以晋武比汉桓、灵,则邹湛宽广帝意;
阳城裴延龄不宜相,则张万福揖众称贺。
数子非有言责,犹自奋若是,况为圣主耳目之官,以古之正臣自任者乎?
身虽暂退,而忠节德义滋进矣」。
专主和,子諲专附良贵廷叱子諲将得罪,公先论子諲以救良贵,及草章论而公已罢,故诸贤皆惜公之去。
当时公论,其不可掩如此。
九年,促召,不就。
请祠,得提举江州太平观
贫无立锥地,又徙于秀之海盐县精舍居焉。
祠禄三任,至十三年,凡三召,又不就。
尝遣其客谓公曰:「人望所系莫如公,愿幡然一出,毋持前论,当以参知政事处公」。
公语其客曰:「前日之不附是,今日之附非也,吾宁老死丘园,岂忍上负天子,下负所学耶」?
益憾。
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,以疾薨于海盐之寓舍,享年六十,积官至左朝议大夫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,实封一百户
天下学士咸叹惜之。
二十年十月,葬于平江府吴县长山乡金山之原。
晚年自号虚閒居士,有古律诗、表启、词疏、外制、劄状、书序、题跋、传记、碑铭二十卷,名曰《虚閒集》,奏议十卷,《乌台日记》三卷,《多閒录》一卷。
公自六经而下,凡子史百氏、天文地理、阴阳律吕、兵法字书,无不通达。
虽多事之秋,笔不停缀。
今藏书数千卷,大半手泽也。
又尝亲校柳文,创刻于,校苏子由《古史》及编《宛丘张先生集》,并刊于衢,以淑后学。
其记衢之学,必推明孙明复、石守道、胡翼之、李泰伯、邵尧夫、程正叔之道,俾诸生有所矜式。
湖之郡博士吴元美能以翼之学规迪湖人,则力荐于上。
公前后三典名郡,其政必以儒饰,皆为立生祠焉。
公为人凝重端方,邃夷鲠亮,明而不察,直而不讦,严而不苛,仁以庇民,智以利物,勇以兴利除害。
论事人主前,亹亹不倦。
如乞减月桩、免拆民居等事,咸以为便;
乞减盐法、留宿迁县降附等事,活人以千万计。
信乎有德者必有言也。
初娶太子少师滕公友之女,累赠大宁郡夫人
后娶大中大夫方公元脩之女,累封文安郡夫人
男八人:裕,奉义郎、新通判武冈军
𧛑,朝散郎、新通判湖州
袆,奉议郎、知江州德化县
袗,承奉郎、知绍兴府萧山县
裨,承务郎,早世;
袾,承奉郎、新知宣州宁固县丞
裕,承奉郎、监潭州南岳庙
衿,承奉郎
女二人,适苏玭、方导,皆名父之子,将通籍。
孙男十人,叔孙、御孙、季孙、浚孙、昌孙、颛孙、盈孙、汉孙、诜孙、林孙。
孙女四人,尚幼。
初公与康与之并邻居,与之以里中子弟谒公于湖,以养母为请,公创一检察御书之员,月赒缗钱三万,俾奉甘旨,与之乃不以为养。
公闻之愀然,因探取数月,径致其母。
与之怏怏,去而之平江,求一妓女于知府事周三畏
通判苏师德,公亚婿也,知公绝与之,止而勿与。
与之望公及二君,乃告于,曰常某死,三畏师德为文祭之,有曰「奸臣在位,公弃而死」。
为之震怒,命中丞俞尧弼劾三畏镌职,命提举浙西茶盐公事。
王珏师德与其子于狱,且遣吏卒夜围公家,似若捕囚辟。
公夫人与裕等惴息待罪,迄无之,仅脱虎口。
犹切齿,将俟裕等干禄,因以罗织,裕等终之世不敢调。
亡之明年,公以左中奉大夫致仕,以左通奉大夫追赠之。
命方继下,后以诸子遇恩,累赠至特进
呜呼,向非天祐正人,不其殆哉!
应辰昔备员策府,尝因转对及和议,曰上下相蒙,深为可忧,而亦以为忤己,摈之去国。
公时为中执法,不因晚出,嘉其臭味之同,繇是受知非一日矣。
应辰亦以亡之明年,蒙恩召对,累迁至于迩列,而裕以发明公之事业见委,裕又来请汲汲。
亡矣,可以铭矣。
铭曰:
常氏鸿牒,代有显人。
粤黄迨唐,二相秉钧
委质皇朝,再世御史
皇极之扶,是父是子。
元祐分察,斥
绍兴执法,斥奸朋。
人不敢言,而忠而谠。
岳岳枋臣,竟诬以党。
惟明天子,鉴父子忠。
其亡斯闵,其存斯容。
子乂孙,盛德之验。
人怀死羞,公罔遗憾。
太湖之漘,长山之颜。
山高水深,妥灵其间。
凡百君子,仰止嘉则。
刻诗于碑,备太史择。